学习辅导百问
《决议》学习辅导百问(103、104)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中的第103问:如何理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决议》指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1949年3月23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7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赶考的继续。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开启,之所以说是“新的赶考之路”,新就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伟大,使命更光荣,任务更繁重,挑战更严峻,责任更重大,时间也更紧迫,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将会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各种风险考验也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些风险考验,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而且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联动效应明显,有时“黑天鹅”、“灰犀牛”还会联袂而至。如果我们防范不及时、应对不得力,就会导致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可能迟滞或被迫中断。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中的第104问:为什么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决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一,我们有了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民族复兴,关键在党。经过100年持续建设,我们党已经由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我们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经过100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了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仅保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不断增强了其发展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趋于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更加牢靠而持久。 

第三,我们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已经积累起由量变促成质变的历史性成果。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第四,我们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00年来,我们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100年来,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沉持久、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